圖4 離聚物氧指數測試后樣條(a)和離聚物阻燃抗熔滴示意圖(b) 另外,雙酚A和雙酚F、10-羥基-10氧-10氫-吩惡磷-2,8-二羧酸鉀鹽(DHPPO–K)也可作為PET合成時的阻燃第三單體,有人分別將雙酚 A 和雙酚 F 作為第三單體參與到PET聚合反應中,制得兩種 PET。兩種PET的熱穩定性相對于純 PET 均有一定的提高,但阻燃性能并沒有大的提升。雙酚 A 型PET的 LOI 僅從 22% 提高到 25%,UL–94 等級最好達到 V–2 級,且熔滴嚴重;而雙酚 F 型 PET略好,LOI 最高為 26%,并且能產生不穩定的炭層,有一定的抑煙作用。有科研究人員用DHPPO–K 作為第三單體與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進行共聚,制得含離子基團的 PET(PETIs-K),同時合成類似的含磷系雜環的 PET(PETPs)作為對照。通過實驗對比發現,PETIs-K 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DHPPO-K 能促進基材在高溫下降解時形成穩定的炭層,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盡管 PETPs 和 PETIs-K 都具有較高的LOI,但PETIs-K同時還具有較高的自熄和抗熔滴性能。PETPs和PETIs-K中的磷在材料中的阻燃作用方式不同,PETPs中的磷在材料降解時進入氣相起作用,而PETIs-K 中的磷主要在凝聚相起作用。 三、PET智能阻燃法 PET智能阻燃是科學家最近提出的,智能阻燃的PET在成型加工時與普通的PET沒有區別,但該PET在被點燃時其化學結構會發生變化,如發生快速交聯應用,使其熔體黏度迅速陡增并加速炭化,從而起到阻燃與抗熔滴的雙重作用,如圖1所示。典型的PET智能阻燃是通過熔融縮聚在PET分子鏈中引入可自交聯功能集團(如二苯乙炔、偶氮苯、苯基馬來酰亞胺等),如圖2所示,制備自交共聚酯。所得共聚酯可在保持PET原有特性的情況下,實現阻燃不熔滴,如圖3所示。同時這種共聚PET中不含任何傳統阻燃元素(如Cl、Br、P等),為綠色阻燃新技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 對于智能阻燃PET,科學家最近還提出了另外兩種類型的智能阻燃技術,即“離子聚合物抗熔滴”和“高溫自重排抗熔滴”。與高溫自交聯的化學交聯相比,離子聚合物以可逆物理交聯的方式,增大材料熔體粘度,實現抗熔滴(圖4)。科學家最近設計了一系列含磷離子阻燃單體,所得的離聚物聚酯均表現出較佳的阻燃抗熔滴效果。“高溫自重排抗熔滴”是通過在 PET 分子鏈中引入可高溫重排的結構,在高溫下通過聚合物分子重排,促進材料成碳化,實現阻燃抗熔滴。 四、結語 目前工業上制備PET阻燃材料仍是以添加阻燃劑法為主,主要是因為阻燃改性制備的 PET 材料不改變 PET 的聚合生產工藝,方法變化靈活,易于調整。添加阻燃劑法制備PET 阻燃材料具有多種優勢,通過多種阻燃劑的協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復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但添加型阻燃劑一般與 PET 的相容性較差,添加量通常較高,會引起制品的表觀、力學性能的下降。如何設計阻燃劑的復配配方,以及克服共混阻燃改性帶來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等問題,在不嚴重影響其它性能的情況下,為材料帶來優良的阻燃性能是目前的研究熱點,也是今后 PET 阻燃材料的主要發展方向。共聚阻燃改性法較為成熟,但其具有局限性,作為第三單體的反應型阻燃劑制備的PET 材料需要改變 PET 聚合生產的工藝流程,面對眾多的 PET 產品,這種阻燃方法普適性較差,成本較高。開發新型的共聚阻燃 PET,提高其普適性,是目前 PET 共聚阻燃改性復合材料的一個重要研發方向。PET智能阻燃的研究才剛剛興起,但其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