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石油新聞迪拜報道,盡管向清潔燃料的轉型抑制了中東地區的石油產品需求,然而,擁有大量廉價原油儲量的中東地區仍將推進煉油廠的擴建,為該地區石油產品出口的激增創造條件。
根據11月13日公布的統計數據,到2025年前,巴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的煉油能力可能比2019年的水平日增180萬桶。
中東地區大部分全部或部分由國家石油公司擁有的煉油廠可以獲得廉價的原油。
中東地區煉油廠擴建的一個結果是,如果大型煉油廠按計劃投產,而需求復蘇仍然疲弱,那么中東地區石油產品出口將從2021年起飆升。
隨著越來越多的行業向清潔燃料和可再生能源過渡,過去幾年石油需求增長緩慢,除了用于發電的原油直接燃燒外,今年中東地區對所有石油產品的需求都有所下降。
從明年開始,主要來自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輕油出口將增加,而歐洲和非洲的銷售競爭將在中東和前蘇聯、歐洲和亞洲之間升溫。高盛分析:中東等地區一波新煉油廠上線的浪潮,將沖擊其它煉油廠,開啟一段整合期。
也有分析稱,這些煉廠投產后的競爭優勢相當明顯,不僅擁有新技術和廉價原油供應,還與歐洲、非洲市場毗鄰,有能力取代這些市場上的亞洲和美國供應商。這些來自中東的新競爭可能將重創亞太地區的煉油商,迫使其更多地在本土亞洲市場中展開競爭,而亞洲的需求增長一直在放緩。由于產能過剩和本地公司的競爭,澳大利亞一些煉油商近年已被迫關門。